與大師相遇:古典音樂經典作品導聆(秋季)
2015⋅09⋅23—11⋅25
課程時間:週三14:00~17:00
課程週數:9/23-11/25共計10週
課程費用:3200元
授課講師:黃瓊慧
教師簡介:
英國雪菲爾大學音樂學博士、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&東吳大學音樂系 兼任助理教授
課程簡介:
此學期主要介紹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前期,西洋古典音樂歷史上的重要音樂家與作品。
十九世紀後期的音樂主流浪漫風格已邁向巔峰(後期浪漫),而其他歐洲國家則因民族意識的覺醒,更將自己文化的歌謠舞曲傳奇故事注入浪漫風格與技法中。接著,風行法國巴黎的印象畫派與文學象徵主義則孕育出十九世紀末的「印象樂派」─鬆動古典浪漫的音樂傳統,以聲響的「感官」美取代了傳統功能和聲與方向性,悄悄地向二十世紀叩門。
而1910年代Stravinsky大膽狂亂的節奏與尖銳的樂音開始挑戰聽眾的耳朵,繼承徳奧音樂傳統的Schoenberg致力於徹底打破傳統,解放了音樂的「不協和」,具體提出了「無調音樂」的作曲理論與作品。接著作曲家們展開自由的新天地:有的致力於革命性的突破與創新,有的則仍延續著懷舊的浪漫語彙……
- 後期浪漫風格(1):Richard Wagner、Johannes Brahms.
- 後期浪漫風格(2): Gustav Mahler、Richard Strauss.
- 北歐風情:Edward Grieg、Jean Sibelius.
- 法國與西班牙風情:Gabriel Faure、Paul Dukas、Manuel de Falla etc.
- 現代主義的濫傷:Claudio Debussy的印象樂派.
- 現代主義的先驅: Igor Stravinsky、 Arnold Schoenberg
- 俄國作曲家: Alexander Scriabin、Rachmaninoff、Sergei Prokofiev etc.
- 義大利歌劇在20世紀前葉: Puccini的《Turandot》
- 美國作曲家: Aaron Copland、George Gershwin、Samuel Barberetc.
- 英國作曲家: Edward Elgar、Vaughan Williams、Benjamin Britten etc.
小提醒:
- 講義費200元/人
- 課程內容以官網公佈為主。